(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旅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有关情况。会上,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清华在回答新民晚报记者有关如何将湖北曲艺非遗资源融入全国非遗曲艺周的问题时介绍,武汉市能够承办全国非遗曲艺周这样一个高水平、高规格的曲艺盛会有以下优势: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誉,历来都是全国曲艺艺人汇聚之地。汉口“民众乐园”、硚口“和平剧场”等都曾是全国闻名的曲艺演出场所。曲艺作为展示民俗民风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深受武汉百姓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汉市的3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湖北小曲均具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武汉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曲艺名家汇聚传承力量强,武汉市的曲艺非遗资源丰富,共拥有各级曲艺类的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除国家级3项,省级还有5项,(湖北渔鼓、湖北道情、武汉相声、单弦拉戏、索河善书),市级的项目还有2项(独角戏、丧鼓);各级曲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34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9人、市级21人。拥有夏雨田、何祚欢等等这样一批全国曲艺名家。曲艺类的表演团体有武汉说唱团、市区文化馆等等这样一些国有单位,此外,还拥有一批优秀民间班社和基层表演团体。
政府重视曲艺传承生态良好,武汉市将曲艺的保护传承纳入武汉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扶持。先后出台了《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曲艺传承发展给予了政策保障。武汉说唱团是全国少有的曲艺类项目集中的非遗保护单位,是国有专业曲艺艺术表演团体,拥有3个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该团都市茶座曲艺剧场位于汉口历史文化街区内,是“全国非遗曲艺书场”。
王清华表示,本次全国的非遗曲艺都将到武汉市来展演,作为武汉本土的非遗传承项目而言是一个向其他地区学习的非常好的机会,一方面要坚定自己的非遗传承项目,要传承好。此外,还要博采众长,把全国其他地方非遗曲艺项目学习好,表现形式利用好,再来进行自己的曲艺项目创新。(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杜雨敖)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